石藥集團三項在研重磅產品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發布日期:2020-12-18 09:47
2020年11月29日,由石藥集團主辦的“揚帆2020 領航健康中國 10年新征程”第二屆長三角血液腫瘤高峰論壇于蘇州成功落下帷幕。2019年,首屆長三角血液腫瘤高峰論壇在上海開啟,匯集上海、江蘇、浙江兩省一市的血液領域專家;2020年,“六省一市”江西、安徽、福建、山東強勢加入,共聚美麗的蘇州,進行學術切磋交流,探討精準時代血液腫瘤的診療新理念。

會上,石藥集團對即將推出的米托蒽醌脂質體、PI3K抑制劑、兩性霉素B等重磅產品的最新研究進行了公布。

 

此次會議邀請到了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吳德沛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蔡真教授擔任會議主席。

 

 

 

大會開始,石藥集團臨床開發事業部副總裁劉平對石藥集團研發管線進行了介紹。劉平表示,石藥集團研發實力雄厚,研發管線豐富,目前有100余個創新藥和新型制劑產品在研,有50多個項目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有70多個藥物在進行臨床前研究。涉及抗腫瘤、精神神經、消化與代謝、抗感染、心腦血管、免疫系統和其他的領域。

劉平重點對即將要上市的血液腫瘤領域的產品:兩性霉素B復合物、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PI3K抑制劑、兩性霉素B脂質體、柔紅霉素+阿糖胞苷脂質體等進行了介紹,期待這些藥物與各位專家早日見面。

 

在專家報告階段,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黃慧強教授分享了《米托蒽醌脂質體治療復發難治T細胞和NK/T細胞淋巴瘤研究進展》。該份研究報告入圍2020年第62屆美國血液學年會(ASH年會)。ASH年會邀請黃慧強教授團隊在2020年12月5日進行該研究結果的口頭匯報,充分彰顯了國際血液界對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注射液療效和安全性的認可。

 

根據黃教授的報告顯示,脂質體作為一種微粒類靶向制劑載體具有很多優良的特性,顯示出較高的抗腫瘤作用和較低的毒性。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由石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臨床前研究發現,鹽酸米托蒽醌脂質體在腫瘤組織中高度聚集。因為脂質體顆粒的直徑為60~80 nm,容易穿透異常的腫瘤血管,而正常的血管連接致密,藥物難以穿透。與傳統的米托蒽醌明顯不同,不僅半衰期明顯延長,達到90小時以上,且藥物暴露的曲線下面積(AUC)也明顯增加。

研究中使用米托蒽醌脂質體單藥20mg/m2 Q4W的給藥方式,98例可評估的患者中,客觀緩解率(ORR)達到40.7%,完全緩解率(CR)達到20.4%。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患者的中位 緩解持續時間(DoR)可以達到9.8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6.7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為16.3個月。此外,藥物總體耐受率良好,研究中未出現治療相關死亡。總體而言,米托蒽醌脂質體單藥治療復發/難治性PTCL有效而且安全,并在有效率以及緩解持續時間上表現出色。

未來,米托蒽醌脂質體在PTCL中治療前推至一線具有比較好的前景。而且,在其他實體瘤如乳腺癌、小細胞肺癌等也有不錯的療效,因此期待米托蒽醌脂質體在其他類型腫瘤中的研究成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鄭重教授分享了《從CD20到PI3K:靶向治療的中國聲》:進一步識別低危和高危NHL患者,精確制定靶向藥物的療效相關分子標志物體系,進一步區分每一個患者適合PI3K的方案,哪些需要進入臨床研究,另外基于NHL的生物學特性探索更多的靶向藥物,造福患者。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的馬驍教授帶來《兩性霉素B—血液腫瘤患者的感染處理》:真菌感染中,念珠菌和曲霉菌比例最高。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最常見,但非白念的比例呈逐年增高趨勢。曲霉菌感染發生率逐年升高,侵襲性真菌病高致死率,多數患者難以獲得確診。

兩性霉素B抗菌譜最廣,對念珠菌、曲霉菌、隱球菌均有效,且對毛霉菌唯一有效。指南推薦兩性霉素B及脂質體為經驗治療、診斷驅動治療及目標治療的有效藥物。

安復利克®將成為全球唯一兩性霉素B膽固醇硫酸酯復合物,與原研相比生物等效及組織分布一致,與AmB療效相當,具有更高腎安全性。

 

此外,本次會議還對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以及移植等相關研究進展和熱點進行精彩的報告及討論,旨在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血液腫瘤專家交流學習,深入探討國內血液領域最新進展,共同推進中國血液腫瘤的發展,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

?
成年人app官方版-成年人app下载免费安装